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六 )


现常用于写作 , 指文字简练单纯 , 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这首词全用白描 , 不加任何渲染烘托 , 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
工笔 , 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 , 用笔工整 , 注重细部的描绘 , 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 。
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 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 , 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 , 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
例如: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 , 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 , 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 , 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 , 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 。
例如: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 , 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 。
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 , 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头忽见 。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是以有声写无声 , 以动写静 。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 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僮未扫 , 莺啼山客犹眠 。
此诗中“莺啼山客犹眠”一句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
⑥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 不是孤立存在的 , 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 , 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因此 , 我们在写景状物时 , 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 , 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 , 点面结合 , 烘云托月 , 使主体形象更丰满 , 更有特色 。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 , 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 是诗的中心 ,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飞绝 , 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 诗句从“鸟飞绝...
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 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 , 感知诗歌形象 , 品味诗歌语言 , 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 ,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
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作一介绍 , 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 , 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因此 , 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
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
蜀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 。
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 , “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 , 却无人欣赏 , 以乐景写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