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三峡》优秀教学设计( 三 )


3、补
(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
①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相同、一样)
③ 祖母刘(氏)(怜)悯臣孤(独)弱(小),躬亲抚养 。
①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口技》)
②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阿房宫赋》)
③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曹刿论战》)
4、换
(替换法)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最常见的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调换文言文的单音节词;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
1) 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
2)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尽了它的肉,才离去 。(“断、喉、尽、去”均为一个字换为两个字)
5、调
(调整法)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 。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拜他为师 。
② 求可使报秦之人——寻找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
③ 还自扬州 。(《伤仲永》)(状语后置)——从扬州回家 。
6、变
"变",就是变通 。遇到活用词时,应灵活地译出该词的活用意义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另外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见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
① 波澜不惊——(湖面)风平浪静 。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