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故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如何写?( 五 )


3、问题的设计应当具有启发性 。问题是案例的有效补充 , 具有讨论和启发价值的问题设计对案例发挥作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4、场景间的过渡要自然顺畅 。“一例到底”教学法是围绕在一个主题之下的多个场景的衔接 , 如何实现场景之间自然过渡也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 , 围绕《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这一课的关键词“财产” , 我设计了“老李家的那些事儿”的教学案例 。
情景一:老李将自家的小型货车用作各种用途 。
问题:老李对货车行使了哪些权利?
用这一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私有财产权的概念及其体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能够有效将知识点化难为易 。随后用一句“祸兮福之所倚 , 福兮祸之所伏”过渡到第二个情景 。
情景二:营运中 , 老李的货车与酒后驾驶的张某的客车相撞 , 老李获得相应赔偿 , 同时张某被判处拘役 。问题:我国法律通过那些手段保护老李的私有财产?
案例将民事和刑事法律手段融合在一起 , 形成两种手段的鲜明对比 , 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之后用中国有句古话“福不双降 , 祸不单行”引出第三个情景 。
情景三:老李的货车被窃贼偷走 , 并低价卖给王某 。王某以车是自己买来的为由 , 拒绝返还 。问题:
1、王某所买的货车会被追回吗?为什么?
2、面对这种情况 , 请你为老李出谋划策?
第一个问题对应“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在具体情景中考察“公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
在完成第一目的教学后 , 用“每个人的财产中 , 有一部分来自继承的遗产 , 所以法律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相应的也要保护公民的继承权”完成由财产保护向财产继承的过渡 。说到这儿 , 大家应该猜到老李家又发生了什么事 , 从而引出情景四 。
情景四:老李突发意外去世 , 家人关于遗产分配问题起了争执 , 
问题:
1、请你帮病故的老李分一分遗产?
2、小明、小梅(养女)作为未成年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分遗产”是让学生将继承法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 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个问题则直指未成年人如何维护合法继承权的问题 。
“一例到底”教学相对于多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在教学领域已经逐步被发现 , 而且这一教学法也正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然而如同“绝对完美性不是判断一个社会的标准”一样 , “一例到底”教学法也不是绝对完美的 。首先 , 并不是每一个科目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法 , 另外即使适用的学科也并非每一课都适用 。所以 , 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不要生搬硬套 ,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 , 这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