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怎么写?

今年第一次接触生命教育课,拿到课本时“劳动创造美好人生”“快乐与人分享”“改变我的想法”……那一个个标题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怎样上好这样的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引领方向,如何创造生命教育课的优质课堂?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探索的内容 。当一遍遍研读生命教育课的课程标准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让我逐步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现结合《快而与人分享》一课谈谈我对创造生命教育优质课堂的一点感悟 。
一、灵活地处理教材,为优质课堂奠定基础 。
标准中指出:“生命教育教材不仅是作为知识载体让教师讲授的,更主要的是教师启发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的工具 。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时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生命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及身边的人和事都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以增进课程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因此,《快乐与人分享》在课时安排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分享喜欢的物品,感受快乐这一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地方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氛围,实现优质 。
课标指出:生命教育课程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换自身角色;要虚心、耐心地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与之对话;对学生倾诉的隐私和悄悄话,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要建立一种民主、宽容、愉悦、互助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其生命潜能,促进其生命健康成长 。
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暖身活动,体验快乐;摆脱烦恼拥有快乐之旅;赠送快乐卡,感受快乐 。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 。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与别人分享了快乐,也都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
篇1:分享快乐教学反思
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可以说受益匪浅,可以简单地从两方面说起:
通过这次讲课,从老教师那学到了很多东西,至少明白课该怎么上,也切身体会到教师上课的情绪关乎着学生的听课心情和状态,可以说,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更加不怯场,由于我课前的准备东西挺多的,再加上课堂教学经验有限,所以,我一直怕忘记教学环节,但当看到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这些紧张也稍微减少了一些 。同时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 。在备课阶段我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我把所有课上需要的东西检查得很仔细 。我觉得这两点是作为教师的必须品质和素质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这些都是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带来的,课堂上我总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心里一直等待学生把我要的答案说出来,当学生说不出来时,我就自己急于总结,说出课程重点,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还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