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篇3:分享快乐教学反思
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分享的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8组,每组5人,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
1.灵活处理教材 。
《分享的快乐》这课教科书上有三幅图,一是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的场面,二是春游时,一名同学没带水,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是上课同桌没有带彩笔,我应该怎么做?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活动内容 。通过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活动的快乐,取得第一的小队队员因为集体的荣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快乐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快乐的事情,目的是让他们感觉到当自己快乐时,总是想尽快地与别人分享 。

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怎么写?


开学已经有段时间了,江楠的情绪依然不稳定,有时还会哭泣 。经过半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小朋友都因为再次回到幼儿园而感到高兴,只有江楠小朋友每天还是红着眼睛来幼儿园的,这让我感到很焦虑 。
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案例一:吃点心时间到了,今天我将饼干都倒在一个盘子中,让孩子们坐在桌子边自己拿饼干吃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开心地吃着饼干 。只有江楠哭了,我不知缘由,上前询问,可是江楠低头不语 。孩子们陆续吃完点心离开桌子,江楠依旧低声哭泣 。当第一组桌子只留下江楠一个人时,她迅速将盘中剩下的饼干全部拿在了自己手里 。
案例二:由于江楠一直要哭所以我对江楠的关注特别多,也因此形成了江楠对我的依赖 。今天在游戏时,丫丫可能累了,走到我身边要我抱,江楠看见了连忙走过来拨开丫丫的手,丫丫也毫不示弱,两人顿时“大打出手” 。
案例三:午睡时,江楠拿出带来的新被子,我上前与她开玩笑:“江楠的被子真漂亮,让老师也盖一盖吧!”说着我把被子朝自己的身上拉了一把,这引起了江楠的不满,她一把将被子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