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原因分析:
点心放在盘子中,为的是培养孩子学会分享 。江楠喜欢吃饼干,她认为盘中的饼干应该像家里一样独自享用,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江楠只能无奈地看着伙伴们将“自己”的饼干吃完 。所以她只能坐在一边哭泣 。
江楠拨开丫丫的手,是不愿意丫丫让老师抱,因为老师是江楠最喜欢的,在她心目中,老师像妈妈一样,最喜欢她,她不能与其他人分享老师,于是出现了这种冲突 。在家里妈妈是江楠独享的,在幼儿园里,找到一个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却要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这也是江楠老是哭泣的原因之一 。
被子是江楠独有的,她不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被子,这除了说明江楠的自我以外,还说明老师尚没有在江楠心目中建立信任感 。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提出的建议是江楠难以接受的 。
今天我给孩子们讲了故事《小猪的妈妈不在家》,故事的大意是:小猪的妈妈不在家,小猪请了好朋友去家里玩,并将自己的玩具与小伙伴们分享 。当我讲到“小猪将自己的自行车与猴子分享”时,江楠在下边自言自语:“我不会的!”
在江楠妈妈的交谈中,我得知江楠家里也有一辆自行车,在小区花园里玩耍时,曾经有几个孩子想借来玩,都被江楠拒绝了,而且还引来不少哭声 。妈妈也因此与江楠谈话,试图说服江楠将自己的自行车与小伙伴们分享,但都没有成功 。
江楠十分介意自己的东西被分享,即使伙伴伤心 。我的故事又一次触及了江楠不愿分享的心理,于是江楠对于分享很敏感,在集体环境中,不能分享或者要她与人分享成了江楠内心的一种压力 。
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独我”的教育环境 。从与江楠每天“斗争”的那些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江楠有那么点固执,有那么点逆反,但最重要的是“不愿分享”,这是十分明显的.年龄特点 。在幼儿园里江楠除了和老师玩以外,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江楠也始终与其他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有伙伴超过了她的心理“区域”时,她会像警惕的小鹿一样马上停止玩耍,静静观察伙伴的动向,随时防御 。因为江楠知道当伙伴靠近时,自己的利益可能被侵犯,如分享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江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 。由于她过于自我,以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她不愿接近别人,宁可自己独自玩耍,这也让她无法得到与同伴游戏的乐趣,这就是江楠一直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要原因 。
采取措施:
1、让江楠多和小朋友们交流,打入其他孩子们的世界,了解别人的思想和行为 。
2、让江楠主动承担帮助别人的活动中,让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