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反思怎么写?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 孕育了祖国灿烂的文化 , 而中国古诗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诗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 , 浓缩着丰富的情感 , 积淀着智慧的结晶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 , 不但能帮助他们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 ,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 还能加厚他们文化底蕴 , 养成高雅的气质 。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 ,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 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纵观平日的古诗教学 , 我们不乏看到古诗教学课成了诗意的串讲课 , 枯燥烦琐的字词分析 , 句意的理解 , 缺乏应有的创新与想象 。一切都是为了考试 , 一切围绕围绕考试 , 诗中的情感、美词佳句的体验过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 , 以背诵代替理解 , 会背、能默写成为学习古诗的单一目的 。因此 , 学生只是机械的获取知识又何来的创新与想象呢?我觉得 , 古诗教学应做到“寻诗眼 , 想诗境 , 悟诗情 , 诵诗文” ,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氛围中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 。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 ,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 , 流传很广的古诗 。诗句浅显易懂 , 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 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 。”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 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 , 取得了我预期想要的效果 。
一、一“看”想画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力的窗口” 。因此 , 在学习“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诗时 , 我紧扣“看”字 ,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 并相机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伊始 , 我问“读了前两句诗 , 你看见了什么?”满天的繁星、半弯的月亮、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是学生原有认知 , 这时我相机出示了“碧霄”图 , 让学生认真的观察 , 进一步感受这美丽的夜空 。引导学生:夜空的美 , 不仅在于它繁星璀璨、白如纱带的银河更在于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牵动着一颗颗善良人们的心 。
二、一“尽”入诗境
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 , 入境始与末 。”“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 , 才能通过文字 , 达到这个目的 。”孩子们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 , 进入作者所创的情境之中 , 和诗人情脉相通 , 才能做到如见其人 , 如闻其声 , 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 , 并与之产生共鸣 , 进而得到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