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语文说课稿( 六 )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 它上是《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 。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 , 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 , 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 , 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 , 观海则溢满于海” 。《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 。学习本文 , 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 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 , 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 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因此 , 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 ,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 ,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 ,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 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
过程与方法:
1、带着感情诵读文章 , 体会本文用语巧妙 , 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
2、通过讨论 , 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 , 揣摩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
3、提高鉴赏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 , 融情于事的特点 。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 , 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 , 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 , 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
四、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 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 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 , 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 , 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 , 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 , 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 。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 , 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