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语文说课稿( 七 )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 , 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 。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 , 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 。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 , 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 。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 ,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 , 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 , 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影视导入《三国演义》片头曲
(二)、苏轼访谈录
1、走进苏轼
复习旧知:请学生简介苏轼生平事迹 。
2、与苏轼面对面
(1).苏轼是在什么时间 , 地点 , 情境下与我们面对面?当时苏轼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美景)
(三)、挖掘苏轼的内心世界
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 , 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客为何而悲?2.苏子是如何解劝他的?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辩论赛来开展教学 。
主要问题:(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 , 由乐
到悲 , 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承上启下 , 引出主客对答 。(多媒体播放客的吟唱 , 将学生带入1000年前的赤壁之下 , 带进苏子悲凉的内心)
乐:饮酒乐甚 , 扣舷而歌 。
悲:客的箫声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2).面对江月客人发出了怎么的感叹?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 , 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 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 , 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 , 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 。客通过几番对比 , 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
3.第四段 , 同样面对江月 ,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 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 感情变为喜悦 。以明月、江水作比 ,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 , 都既有变的一面 , 又有不变的一面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 , 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 , 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