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选唐诗读后感锦集( 二 )


5.所谓唐诗 , 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最璀璨的瑰宝 , 以前以为是因为有李杜白 , 有王维王昌龄有李贺李商隐 , 但读罢钱先生的这个选本 , 新生出来的结论应该是:要让人民自由歌唱(人民会写诗 , 皇帝写诗才有意义) , 只有民族合成的乐章(即使不那么和谐悦耳) , 才能构成时代的交响 。
《钱锺书选唐诗》读后感(二):一部蕴含三重深意的唐诗选——读《钱钟书选唐诗》
文/岸晓风
说到钟书先生 , 喜欢小说的读者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围城》 , 目前仍然长期“盘踞”大学图书馆借阅榜前列;如果对文学史有一点了解的读者则想到的是他的《管锥篇》和《宋诗选注》 。钟书先生这个人和他的系列作品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 因为他是一个公认的“天才”和“大家” 。
但实际上 , 钟书先生对唐诗的研究同样让人“高山仰止” , 其对中国古典诗歌阅读之富 , 涵泳之深 , 迄今尚无人能及 。但曾经让人遗憾的是 , 市面上未曾有他关于唐诗的著作流传 , 以至于有的人将其作为一种很大的遗憾 。但是正如陆游的那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钟书先生还真选过唐诗 , 而且还能让普通的读者“一睹芳容”且从中受益 。
这就要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钱钟书选唐诗》 , 通过对这部书的阅读 , 我觉得有三重深意值得一说 。
首先 , 这是一部充满爱与温情的唐诗选 。严格来说 , 这部书是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伉俪“合著”的 , 只是他们身前并没有公开出版的打算 , 而是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钱瑗(小名圆圆)的 , 无奈造化弄人 , 后来由于钱瑗教授不幸早逝 , 杨绛先生遂将这部抄录的稿子赠送给了著名学者吴宓先生的女儿吴学昭老师 , 也才有了吴老师不想独享这份“大礼”而要公开出版的宏愿 。当然 , 在抄录这部书的过程中 , 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 当时是1985年至1991年间 , 这期间 , 钟书先生、杨绛先生、钱瑗教授“我们仨”一家人其乐融融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作为父母 , 两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决定为女儿送出一部手抄的唐诗选作为礼物 , 抄录的过程即是享受唐诗熏陶的过程 , 也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过程 。
其次 , 这是一部充满个性魅力的唐诗选 。说到《钱钟书选唐诗》 , 就不得不提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的一部《唐诗选》 , 钟书先生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 但是因为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文革等因素的影响 , 钟书先生对于选诗的标准持保留意见 , 以至于坚决不愿意署名 。为了帮助丈夫排解郁闷 , 杨绛先生鼓励钟书先生独立选一部唐诗 , 由杨绛先生抄录 , 形成了这部个人化的唐诗选 。因为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没有商业的目的 , 所以这部书更加自由和洒脱 。比如唐代的大诗人 , 《唐诗选》里杜甫选了71首、白居易30首 , 而这部书里 , 杜甫174首 , 白居易184首 , 因为这本书的标准是以作品本身来说话 , 而不是考虑使人在唐代诗坛的影响力 , 不需要“搞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