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幸福教育的古诗词( 七 )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
诗词 春日 (宋·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注释: 1、春日:春天 。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3、 寻芳:游春,踏青 。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
5、滨:水边,河边 。
6、 等闲:平常、轻易 。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
7、 东风:春风 。
8 光景:风光 。
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
“泗水滨”点明地点 。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
“东风面”借指春天 。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
从字面上看,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