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学习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用生命点燃生命”不记得何时听到这句话,只感到这句话中蕴涵的那种崇高感情 。做了教师之后,常常思考教师能做作什么,教师对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尽管知道很多溢美之辞都和教师有关 。但真正自己走上了讲台,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心中难免有怀疑 。师者,何意也?真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真的是“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也真的是“最光辉的职业”吗?
偶尔一天,我看到这句话,心中一动,文学性的语言却道出了教师的真性:用爱点燃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爱之渊源,在与教师的德操 。师德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好老师,决定了能否点燃生命,决定了能否成为“灵魂工程师” 。那么,如何能完善自身,做出色的老师呢?
一、“爱从心中流出”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 。师爱是师德之魂 。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在学生还对教师不是很信任的时候,只有有全部身心去爱学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因为爱从来就是相互的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身心,才使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 。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 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 。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 。而爱的核心却是善 。教师职业如何为善?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 。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 。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 。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爱 。
二、 “工作着是美丽的”
“工作着是美丽的”,人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中才能体现 。即便是平凡的职业,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业绩来 。教师是平凡的职业,工作的成绩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才能体现 。而师德、爱心又和业绩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可以说,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力的 。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 。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 。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 。也只有在变化中发展自己,才能始终“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特别是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 。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