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学习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二 )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 。曾有一位老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 。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叶澜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 。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 。因为,他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
可以说,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值得自己奋斗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才能心中始终充满爱心,体验到爱意 。才能感到工作着,是美丽 。
苏霍林斯基曾这般描述:课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 。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 。知识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生活的整个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即年轻一代的未来的观点)是否密切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而爱要发自真心 。有爱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爱护,有爱心才能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有爱心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才能把教书育人平凡的职业做成“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来 。愿用爱心成就我的伟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