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外墙上的诗词是寒山子的

寒山寺外墙上的诗词是寒山子的

谁能告诉我寒山寺的由来?寒山是人名吗?不是人名哈!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
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 。
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
寒山寺(图3)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 。
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 。
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 。
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 。
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 。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
寒山与拾得(4张)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 。
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 。
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
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 。
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
寒山寺(图4)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 。
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 。
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
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诗名里带寒山字的诗词有哪些展开全部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寄恒璨 韦应物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送僧归山 刘言史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再游蒋山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赠相僧杨懒散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后夜听钟鸣,应有寒山寺.枫桥寒山寺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试问谁曾见,憔应独有松.枫桥冷落回塘欲暮时,峭帆女猗去何之.数行鸿雁书来少,一段风烟客到迟.关吏尚嫌愁未税,榜人惟有梦相知.偶然渔火江枫地,记得寒山寺里诗.夜泊枫桥望寒山寺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远上寒山石径斜是不是关于寒山寺张籍的 枫桥夜泊 有何特别之处,能在几百篇描写枫桥寒山寺的诗句中独占鳌头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白话译文: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