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作文怎么写?( 五 )


第二条腿是文化积累,又叫多读书 。读人家的书,识人家的字,积累人家的词语,学习人家的句法或者文法,摹仿人家的结构,吸取人家的思想营养,把这些东西全都变成自己的 。
关于摹仿,多说两句 。有人说,摹仿是创新吗?我回答:是!摹仿不是照搬,不是生拉硬扯 。别人的东西适合我,我就可以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来源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世间从来没有什么凭空的创新,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 。”信矣!
四是加强思维训练 。要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运用多向和多层思维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视角或者观点 。各举一例 。
辅导学生写《再进桃花源》时,我要求学生对桃松源现在的状况进行开放式的想象: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近两千年后我们再进入,你将看到的是什么景旬?我要求展开横向思维,充分想象桃花源这个小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生活、科技水平、环境等等,它和近两千年前有无变化?有何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再让学生就桃花源外的世界进行归纳:我们这个世界近两千年来有无变化?什么变化了?什么依然没有变?哪些方面变好了,哪些方面变差了?时间的脚步匆匆走过近两千年,我们在这变不与变之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记叙、描写或议论 。由于思维的多向性,学生对此想象得非常开放,大都写出了更有独创性的作文 。
辅导学生写《〈马说〉读后感》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马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与马的遭遇来写人的遭遇,表面说食马者的愚昧,其实在写统治者的愚昧 。这是作者的观点 。大家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如果同意,请在生活举出例子 。如果不同意,那你认为人才不能受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还有什么?
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造成了对待学生不公平,选择班干部不合适等 。学生又从自己接触的社会入手,提出了人才不能受到重用,并不单纯因为领导不能识别,而是识别了也不用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因为你没钱贿赂,或者你不是皇亲国戚 。学生又讲,人才没能受到重用,可能也有人才自己的原因:自视太高,开价太高,吓跑了伯乐;或者太老实,不知道毛遂自荐,不知道馐和推销自己等等 。经过一番讨论,我出了作文题目:就《马说》中千里马不能受到重用这一主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结果学生在体裁和内容、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