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诗词( 三 )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 。
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
...
李时珍写的诗李时珍写过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
———— (明)李时珍 。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个人著述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
随父学医李时珍塑像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 。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
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
太医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 。
授“太医院判”职务 。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
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 。
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
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 。
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 。
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 。
东璧堂行医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
潜心著述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
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 。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 。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