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诗词( 五 )


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
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 。
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 。
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 。
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 。
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
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 。
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
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 。
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
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 。
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 。
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 。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 。
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 。
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 。
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
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 。
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 。
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 。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 。
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
李时珍早就研究它 。
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
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 。
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 。
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
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 。
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
李时珍...
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展开全部 其实有很多的,历史性人物有比如 李时珍造像(蒋兆和绘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 。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