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诗词译文赏析( 六 )


这里 , 有哲理的意蕴 , 也有艺术的魅力 , 发人深思 , 耐人吟咏 。
它给予读者的 , 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 , 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
读这样的诗 , 洋溢在我们心头的 , 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 , 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 , 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 , 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
于是 , 鹤飞之冲霄 , 诗情之旷远 , “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 , 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
全诗气势雄浑 , 意境壮丽 , 融情、景、理于一炉 , 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 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 , 为我们后人留下的 , 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描写秋天的诗句展开全部 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译文】巍巍天山 , 苍茫云海 , 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
浩荡长风 , 掠过几万里关山 , 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 , 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 , 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 。
戍边兵士仰望边城 , 思归家乡愁眉苦颜 。
当此皓月之夜 , 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 , 同样也在频频哀叹 , 远方的亲人呵 , 你几时能卸装洗尘归来 。
【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 , 被围困七日 。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 , 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
②天山:指祁连山 , 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 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
④白登:白登山 , 在今大同东北 。
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
胡:此指吐蕃 。
窥:有所企图 。
⑤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 , 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
【写作背景】 唐朝国力强盛 , 但边尘未曾肃清过 。
李白此诗 , 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
【作品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 , 戍卒的遭遇 , 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 , 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 , 伤离别也 。
”李白的这首诗 , 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 , 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
开头四句 , 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
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 , 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 , 而天山在我国西部 , 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 , 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 , 回首东望 , 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
天山虽然不靠海 , 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 。
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 , 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 , 显得新鲜而壮观 。
这样的境界 , 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 , 也许难乎为继 , 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
宋代的杨齐贤 , 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 , 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 , 而曰几万里者 , 以月如出于天山耳 , 非以天山为度也 。
”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 , 看起来似乎稳妥了 , 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 , 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 。
其实 , 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 , 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 , 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 , 但觉长风浩浩 , 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 , 横度玉门关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