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昆仑有关的诗词( 七 )
“昆仑山”相关信息:【人文历史】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 , 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
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头见 , 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 , 毛主席的“横空出世 , 莽昆仑”的华章 , 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 。
《山海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 , 现代经典小说 , 金庸的《天龙八部》 , 桐华的《曾许诺》的 , 沧月的《七夜雪》 ,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说都有提到过昆仑山 。
诗人王心鉴有《昆仑行》一诗曰:白云有意掩仙踪 , 雪岭未融亘古冰 。
身在塞外远俗域 , 多少心霾已澄清 。
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 , 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
然而 , 昆仑山并非许多神话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 , 而是昆仑山脉 。
神...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的诗和诗意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 , 莽昆仑 , 阅尽人间春色 。
飞起玉龙三百万 , 搅得周天寒彻 。
夏日消溶 , 江河横溢 , 人或为鱼鳖 。
千秋功罪 , 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 , 不要这多雪 。
安得倚天抽宝剑 , 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 , 一截赠美 , 一截还东国 。
太平世界 , 环球同此凉热 。
【赏析】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是什么?它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 , 而又扑朔迷离 。
严格地说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 , 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 , 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 , 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 , 它必向外奔溢 , 穷尽八荒 , 涵盖环宇 。
那么我们在此再追问一句 , 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向我们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 , 不是别的 。
”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 , ‘一截留中国’ , 改为‘一截还东国’ 。
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 , 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
” 我想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 , 一截赠美 , 一截还东国”时 , 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 , 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 , 就会豁然开朗了 。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 , 放眼世界”的 , 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 , 他输得起也赢得起 。
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 , 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 。
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 , 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的《湘江评论》 。
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 , 反而越来越高涨 , 一浪高过一浪 , 终于在1935年10月 , 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 , 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 , 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 , 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 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 , 形成燎原之势 ,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
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 , 从这一天开始 , 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 , 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 , 共同反对帝国主义 。
为此 , “一截遗欧 , 一截赠美 , 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 , 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 , 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
因为我们知道如此复杂的主题本身要表达清楚已不容易 , 而且要同艺术相结合就更非易事了 , 但天公(即昆仑)出来帮忙了 , 诗人“横空出世”般的胜任了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 三金|三金算彩礼还是算赠与
-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降低期待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思维模式
- 筐出未来-过去与现在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的读后感大全
- 美丽心灵
-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100字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