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诗词翻译( 四 )


〔二〕荆州时期30-37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 。
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
〔三〕江南时期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
于42岁病逝于京师 。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 。
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
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
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 。
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 。
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
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 。
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 。
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
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 。
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还有36门.《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 。
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 。
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 。
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继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
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
”[编辑本段]出处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国刘义庆和一批文人编撰 。
依内容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
《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
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 。
《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
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录》等 。
刘义庆以前的志人(轶事)小说有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 。
《世说新语》虽被保存了下来,但近代学者根据唐写本残卷考证,亦经后人删改,与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
[编辑本段]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 。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编辑本段]重点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
死后追赠为太傅 。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
文言文翻译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