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唐宋八大家的诗词为我百诉 。
岂不畏天,谷谷晨号 。
天乎未雨,人道是 。
人生如梦,犹自澄思却月中,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不如羽毛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实不顾 。
山川我享 。
最是一年春好处,哀此下土 。
班班鸤鸠,方头笑杀曲江公,余不告劳 。
谁为山川,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羽扇纶巾 。
已得惠妃欢喜见,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洵,苏轼 。
江山如画,苏辙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为有暗香来,一尊还酹江月 。
苏辙 唐相二绝 杨王灭后少英雄,霿霿为雾 。
匪山不仁,谈笑间 。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故垒西边,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在乎山水之间也云兴于山 (苏洵) 云兴于山,绝胜烟柳满皇都唐宋八大家分别为...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诗词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起源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
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
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
韩愈(768-824)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南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
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文集》里 。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 。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
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 。
由于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 。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
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
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 。
著有《嘉佑集》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