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四 )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
六 欧阳修白牡丹蟾精雪魄孕云荄,众醉冥冥势凌突,红旗照蜀山 。
拣尽寒枝不肯栖,万里帆樯海外风 。
树木惨惨颜色衰 。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南过庾岭更千山 。
久无胸中忧 。
二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唐宋八大家的经典名句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一、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原毁》2.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原毁》3.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
——《原毁》4.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
——《原毁》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进学解》6.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进学解》7.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进学解》8.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进学解》9.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
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
——《送李愿归盘谷序》10.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送李愿归盘谷序》1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
——《送李愿归盘谷序》12.故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
——《圬者王承福传》13.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祭十二郎文》1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祭十二郎文》15.士穷乃见节义 。
——《柳子厚墓志铭》二、柳宗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1.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
——《骂尸虫文》2.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
——《谤誉》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
——《马退山茅亭记》4.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5.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 。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三、欧阳修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朋党论》2.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
——《朋党论》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
——《丰乐亭记》4.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此自然之理也 。
——《伶官传序》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伶官传序》7.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
——《泷冈阡表》8.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
——《答李诩第二书》9.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四、苏洵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