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嚼”;能正确读写“咀嚼、幼稚、寂寞、重临”等词语,观摩研讨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反思、研讨课记录 。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复习:如果说《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组画面,那么,请回忆这幅组图包含了哪几幅小画面 。
2、导入:作者是怎样将这几件趣事串联在一起的?从这些有意思的往事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林海音呢?
二、品读课文,体会趣事
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选择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读一读,并做上读书记号,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
1、再读课文,边读边画,体会感悟 。
2、汇报、交流,说说有意思在哪里 。
(1)看骆驼学咀嚼 。
欣赏重点句子: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
圈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语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和如何细腻地描述事物的 。
②“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
思考:是什么让“我”看呆了?再读读这三个“那样”,你能读出些什么来?
导学:此时,英子不仅仅是觉得好玩,更是一下子看“呆”了 。你能想象得出小英子看“呆”了的情形吗?(请学生表演 。)
思考:课文中有一个字和“呆”的意思很接近,你找到了吗?
③“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
导学:对比着读一读,你读出不同了吗?(“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
小结:是啊,小时候的作者看骆驼,居然看“呆”了,她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 。她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了;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 。作者虽说觉得骆驼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 。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