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对仗诗词

春运对仗诗词

对仗的诗句对 仗展开全部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 。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
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 。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 。
“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 。
这个规则是: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
例如下面这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
“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另外楼上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诗词的对仗?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