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对仗诗词( 二 )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
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 。
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
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
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
含有对仗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对偶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
——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
——《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
——《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七律·登庐山》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七律·到韶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七律·长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菩萨蛮·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