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结构( 七 )


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 , 她长得很可爱 , 全村的人都喜欢她 , 而且她唱歌唱 得象夜莺一样好听 。
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 。
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 , 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 , 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 , 她眉目秀美 , 头发上还有露水 , 正挽着一只篮子 , 轻快地走路 。
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 , .情不自禁 。
我对她看了又看 , 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 , 别人的女儿再好也不能代替 。
诗...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是什么?“诗者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很久前看到一段关于解释现代诗歌的话 而在《文学理论》一书上对现代诗歌的描述则是:诗歌 , 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我想 , 这里“最古老”的定义肯定是广义的 , 因这指向的诗歌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我们都知道 , 现代诗歌在我们国家发展只有短短数十年历史然而就是这短短数十年 , 现代诗歌突飞猛进 , 取得了很大可以骄傲的成果其间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现代诗人 按诗人何三坡在答采访人员问时的一句话说“中国的现代诗歌 , 已经进入盛唐时期”由此可见 , 现代诗歌在此间快速风靡的人群和热度 , 也由此可见 , 现代诗歌日新月异 , 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 , 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下面我就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阐述几点 , 如果不够水平 , 还请诗友们多多包涵和支持!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 , 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 , 它们是:语言 , 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 , 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 , 必不可少 , 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 , 我们都知道 , 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 , 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 , 更高于生活” , 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 , 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 , 在语言这方面 , 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 , 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 , 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 , 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 , 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 , 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 , 由远及近 , 或由近及远 , 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 , 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 , 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 , 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 , 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 , 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 , 或感悟 下面 , 我们通过具体作品 , 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 , 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 , 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 , 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 ,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 , 这是一种有形意境 , “洁白的雪花 , 房屋 , 雪地 , 炊烟” , 几个朴实的物象 , 在不经意间 , 已起落有致呈现在读者面前 , 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 , 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 , 引人入胜 , 又令读者浮想联翩而“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 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有形兼无形的意境了 , 在这种无形的意境里 , 我们不仅看到了麻雀 , 叶子 , 树木 , 还有一种视觉和思想的辽阔 , 有着不少感悟和思考 , 严寒下动物们乐观生存 , 努力向上 , 对于人类 , 实际上又是一种多大的鼓励和感恩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 , 在这里我们还能领略到诗人语句和叙说的优雅 , “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 , 几乎没有过多的修饰 , 而带给读者的却是无比干净和明朗 , “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 , 在安静的画面里 , 突然峰回路转 , 可爱的麻雀向上飞起 , 带领读者的视线上升 , 上升 , 在不经意间 , 宁静的画面在动 , 向上飞翔和超越短短的诗歌作品也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 , 我们足够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和读者带来的巨大魅力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 , 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 , 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 , 如果缺少了韵律 , 或韵律不整 , 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 , 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 , 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 , 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 , 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 , 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 , 通常是阅读轻快 , 优美 , 抑扬顿挫 , 也或干练 , 大气 , 醇厚 , 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 , 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 , 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 , 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再别康桥(节选)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全诗共七节 , 每节四行 , 每行两顿或三顿 ,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 , 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 , 抑扬顿挫 , 朗朗上口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在作者把握下 , 诗人打开的叙说仿佛一湖水美丽的涟漪 , 带着清凉和透彻 , 渐渐荡开在读者面前如果轻轻朗诵起来 , 就更有一番滋味了 , 那缓缓打开的美丽而恬静的物象“云彩 , 金柳 , 夕阳 , 新娘 , ……”“轻轻的走了 , 轻轻地来了” , 一幅幅春天碧绿的画面映入读者眼中 ,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 …… 真是温暖而心动 , 惬意而轻快 , 柔情并美妙 , 又仿佛一曲曲轻轻的歌儿 , 回荡在我们耳边 这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