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结构( 九 )


诗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
在汉语中 , 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 , 有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 , 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
新诗的节奏:开放 , 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 , 变化中有规律 。
诗分行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 , 引进西方分行 , 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 。
诗行遵从诗内在律--情绪节奏 , 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
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浪漫的情感 , 诗行很长 , 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 。
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 , 诗行呈现楼梯形 , 起伏大 , 参差不齐 。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 , 随意性较大 , 产生新的结构意义 。
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 , 显示节奏 。
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 。
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 , 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
要求: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 。
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 。
这是为了让人停顿 , 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 , 应有独创性 。
如传统的情绪图案 , 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 , 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 。
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 , 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 , 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 。
卡勒(美)认为 , 一段文字是否是诗 , 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 , 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
一条新
故事诗的写作要点和押韵展开全部诗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 , 它以抒情的方式 , 高度凝练 , 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 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 , 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
《尚书.虞书》:“诗言志 , 歌咏言 , 声依永 , 律和声 。
”《礼记.乐记》:“诗 , 言其志也;歌 , 咏其声也;舞 ,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 然后乐器从之 。
”早期 , 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
诗即歌词 , 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 , 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 , 独立成体 , 诗与歌统称诗歌 。
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 ,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现在 , 只就一般的看法 , 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
汉魏六朝诗 , 一般称为古诗[/rl] , 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 , 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 。
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 , 并为它配上乐谱 , 以便歌唱的 。
《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 , 诗声曰歌 。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 , 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 , 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 。
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 , 虽然没有配乐 , 也称为乐府 。
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 , 创新题 , 写时事 , 因而叫作新乐府 。
唐以后的诗体 , 从格律上看 , 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 , 它有一定的格律 。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 , 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 , 形式比较自由 , 不受格律的束缚 。
从诗句的字数看 , 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