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诗词( 六 )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 郑燮《新竹》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 白居易《夜雪》夜深风竹敲秋韵 。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 柳宗元《渔翁》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 李贺《李凭箜篌引》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 李商隐《瑶池》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 王维《山居即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 郑谷《鹧鸪》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 曹组《卜算子·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王维《竹里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 王维《竹里馆》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 杨万里《夏夜追凉》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乱蝉衰草小池塘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 曹组《蓦山溪·梅》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杖藜徐步转斜阳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
—— 符曾《上元竹枝词》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 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
—— 杜甫《咏春笋》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
——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 符曾《上元竹枝词》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
—— 戎昱《桂州腊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
—— 李白《长歌行》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
—— 李颀《望秦川》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