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诗词( 三 )


朱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 。
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杂曲歌辞·江上曲 李嘉佑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
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 。
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
斑竹 刘长卿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李嘉佑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
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杜甫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
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
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苹 。
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
麦秀两歧 和凝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 。
脸莲红,眉柳绿,胸雪宜新浴 。
淡黄衫子裁春□,异香芬馥 。
羞道教回烛,未惯双双宿 。
树连枝,鱼比目,掌上腰如束 。
娇娆不奈人拳□,黛眉微蹙 。
步东坡 白居易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 。
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 。
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 。
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
送李敖湖南书记 郎士元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
入楚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
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
宿杜曲花下 白居易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轮台子 柳永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 。
感行客 。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 。
路久沈消息 。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
闻野猿啼,愁听得 。
见钓舟初山,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
干名利禄终无益 。
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
利名牵役 。
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
山鹧鸪词 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杜甫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
对此融心神 。
知君重毫素 。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
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 。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 。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
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
小儿心孔开 。
貌得山僧及童子 。
若耶溪,云门寺 。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
破阵子 范成大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 。
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 。
舞裙香未湔 。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
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 。
碧云千叠山 。
望湘人 贺铸厌莺声到枕,花气动...
赞美“竹林”的诗词赞美“竹林”的诗词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等诗词 。
古往今来,竹林因其清幽的意境与其清高的气节受到许多文人志士的喜爱,也因此赞美‘’竹林‘’的诗词有很多,世代相传 。
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