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诗词

觱篥 诗词

《夜闻觱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夜闻觱篥夜闻觱篥沧江上 。
积雪飞霜此夜寒,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孤灯急管复风湍,塞曲三更欻悲壮,世称杜工部,衰年侧耳情所向作者,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 。
邻舟一听多感伤,不见江湖行路难 。
君知天地干戈满 。
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忧国忧民,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寻‘湘妃竹’的有关诗词唐诗人刘禹锡《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林黛玉《题帕三绝》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知香痕渍也无? 湘妃墓前20米外立有一对引柱,上刻对联云: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
晚唐诗人高骈《湘浦曲》 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
当时血泪知多少! 直到而今竹尚斑 。
施肩吾《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杜牧《斑竹筒簟》描述用湘妃竹编织的竹席 。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
诗的意思是:斑竹席上的斑斑血痕,都像是锦绣花纹,当年悼念舜帝的悲痛至今还看得见,明明知道这是二妃的眼泪,怎么忍心睡在这泪痕上呢? 过全州 陶金 宋朝 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图中 。
何人裁断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钓筒 。
斑竹 无名氏 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 。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 。
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 。
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 。
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 。
我今惭愧子猷心,解爱此君名不灭 。
泰娘歌 刘禹锡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 。
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 。
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 。
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
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
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 。
低鬟缓视抱明月,纤指破拨生胡风 。
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 。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 。
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 。
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 。
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 。
安知鵩鸟座隅飞,寂寞旅魂招不归 。
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
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 。
朱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 。
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杂曲歌辞·江上曲 李嘉佑 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
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 。
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
斑竹 刘长卿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李嘉佑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
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杜甫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
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
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苹 。
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
麦秀两歧 和凝 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 。
脸莲红,眉柳绿,胸雪宜新浴 。
淡黄衫子裁春□,异香芬馥 。
羞道教回烛,未惯双双宿 。
树连枝,鱼比目,掌上腰如束 。
娇娆不奈人拳□,黛眉微蹙 。
步东坡 白居易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 。
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 。
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 。
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
送李敖湖南书记 郎士元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