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诗词( 四 )


—— 李峤《风》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 吴均《山中杂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 高骈《对雪》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 卓文君《白头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 郑燮《新竹》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 白居易《夜雪》夜深风竹敲秋韵 。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 柳宗元《渔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 李贺《李凭箜篌引》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 李商隐《瑶池》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 王维《山居即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 郑谷《鹧鸪》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 曹组《卜算子·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王维《竹里馆》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乱蝉衰草小池塘 。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
—— 杜甫《咏春笋》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
——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 符曾《上元竹枝词》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
—— 戎昱《桂州腊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
—— 李白《长歌行》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
—— 李颀《望秦川》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翠葆参差竹径成 。
——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求关于“上巳”的古诗词(最好有评析)西湖春游陆游灵隐前,天竺后,鬼削神剜作岩岫 。
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昌可敌千年寿 。
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姘 。
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 。
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锺空自笑 。
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
上巳 苏辙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渐满风凉 。
欲复孔门故事,略有童冠相将 。
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 。
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 。
故人有酒未酌,为我班荆举觞 。
我虽少饮不醉,未怪游人若狂 。
春风自尔一月,花絮极目飞扬 。
诵诗相劝行乐,良士但取无荒 。
上巳 崔颢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
上巳 陆游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
帘幙低新燕,房栊起晚蚕 。
名花红满舫,美酝绿盈甔 。
春事还如昨,衰怀自不堪 。
赞美“竹林”的诗词赞美“竹林”的诗词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等诗词 。
古往今来,竹林因其清幽的意境与其清高的气节受到许多文人志士的喜爱,也因此赞美‘’竹林‘’的诗词有很多,世代相传 。
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