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诗词( 二 )


入楚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
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
宿杜曲花下 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轮台子 柳永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 月 。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 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 色 。
感行客 。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 。
路久沈消息 。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
闻野猿啼,愁听得 。
见钓舟初山,芙 蓉渡头,鸳鸯滩侧 。
干名 利禄终无益 。
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
翠蛾娇艳,从别后 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
利名牵役 。
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
山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杜甫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
对此融心神 。
知君重毫素 。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
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 。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 。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
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
小儿心孔开 。
貌得山僧及童子 。
若耶溪,云门寺 。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
破阵子 范成大 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 。
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 。
舞裙香未湔 。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
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 。
碧云千叠山 。
望湘人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 。
被惜馀薰,带惊剩眼 。
几许伤春春晚 。
泪竹痕鲜,佩兰香...
寻‘湘妃竹’的有关诗词唐诗人刘禹锡《潇湘神》展开全部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林黛玉《题帕三绝》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知香痕渍也无?湘妃墓前20米外立有一对引柱,上刻对联云: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
晚唐诗人高骈《湘浦曲》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
当时血泪知多少! 直到而今竹尚斑 。
施肩吾《湘竹词》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杜牧《斑竹筒簟》描述用湘妃竹编织的竹席 。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
诗的意思是:斑竹席上的斑斑血痕,都像是锦绣花纹,当年悼念舜帝的悲痛至今还看得见,明明知道这是二妃的眼泪,怎么忍心睡在这泪痕上呢?过全州 陶金 宋朝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图中 。
何人裁断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钓筒 。
斑竹 无名氏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 。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 。
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 。
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 。
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 。
我今惭愧子猷心,解爱此君名不灭 。
泰娘歌 刘禹锡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 。
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 。
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 。
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
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
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 。
低鬟缓视抱明月,纤指破拨生胡风 。
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 。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 。
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 。
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 。
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 。
安知鵩鸟座隅飞,寂寞旅魂招不归 。
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
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