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成也萧河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1、成也萧河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韩信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成语,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 。“成也萧何”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 。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 , 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 。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 , 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 。
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谋反 , 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 。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 , 就同萧何商议 。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

扩展资料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 , 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 , 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 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公元前196) 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 。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 。本为布衣,家贫 , 曾求食于漂母,受辱于屠儿 。始附项梁,继属项羽,屡次进言,不被采纳 。汉王元年(前206),弃楚投汉 。先为管理仓库的连敖,继因夏侯婴荐举而升治粟都尉 。屡与萧何接谈,被视为奇才 。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乃不辞而别 。旋被萧何追回,恳切荐于刘邦 。七月,被拜为大将 。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势,陈说刘项短长 , 为刘邦定下东征方略 。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战后大败而归的汉军余部,与刘邦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率兵阻击楚追兵,汉得以重振旗鼓 。其后,独当一面,开辟北方战场,为灭楚兴汉做出巨大贡献 。八月 , 以佯作正面进攻、实则翼侧偷袭的战法,破魏军 , 俘魏王豹(见韩信破魏之战) 。后九月击代,擒代相夏说 。三年十月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歼灭赵军,杀代王陈馀,获赵王歇 。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大胆决策 , 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 。四年十月,袭齐,进克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继在潍水之战中,采取壅堤堵水、佯败诱敌、半渡而击等战法,大败齐楚联军,杀楚将龙且 , 擒齐王田广 。平定齐地后,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 。犹一心侍汉,断然拒绝项羽使臣及部下谋士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说 。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战 , 指挥汉军聚歼楚军 。是月,被刘邦夺去兵权 。一月,由齐王改封楚王 , 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南) 。汉高祖六年,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 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 。从此怏怏不乐 , 称病不朝 。十一年一月,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 。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实则“择人而任势”(《孙子·势篇》),因势用兵 , 以兵造势,故能出奇制胜,战必胜,攻必取 。谙熟兵法,娴于军务,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 , 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 。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 , 诱捕韩信 。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 。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 , 劫掠赵、代属地 。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 。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 , 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 。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 。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 。吕后想召韩信 , 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 。韩信最初是被萧何推荐给刘邦的 , 现又是萧何将其骗入宫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依靠得力的大将韩信,取得天下;韩信居功反叛 , 吕后诱杀了他 。这就是韩信的“成”与“败” 。韩信被刘邦重用,是萧何极力推荐的结果 。刘邦的妻子吕后,也是按照萧何的计谋诱杀的韩信 。它们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韩信的成功由于萧何,失败也由于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