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江汉( 七 )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
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首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
D.满前劝憧仆,好随郎马蹄 。
春风慎行李,英上白铜鞮 。
答:8.C9.B200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理由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
200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 。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
描写季节的古诗赏析描写春天的诗词: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
迟迟:缓慢 。
卉木:草木 。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
仓庚:莺 。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
蘩:白蒿 。
祁祁:众多 。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
屯:驻,聚集 。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
芳甸:郊野 。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
风日:春光风物 。
道:说 。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