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芜湖诗词( 二 )


芜湖市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观?芜湖山水相应,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 。
代表景色有芜湖十景:1、赭塔晴岚 赭色双峰拥古塔,宛如玛瑙饰奇葩 。
临轩听雨数滴翠,登阁望晴歌缀嘉 。
深水浅溪腾瑞气,繁花秀木吐丹霞 。
泠然钟鼓声声远,归又魂牵小九华 。
『赭塔晴岚』系古『芜湖八景』之首,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 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渺』,景致分外绮丽 。
赭塔与广济寺、舒天阁、翠明圆、平民教育家刘希平墓、抗日名将戴安澜墓等胜迹连成一片,相互辉映,是芜湖市中心一处优美的风景区 。
2、镜湖细柳 步月观岚已出神,满堤烟柳更迷人 。
游丝袅袅齐摇浪,飘絮盈盈竞逐尘 。
山欲飞来同入画,客当归去复回身 。
镜湖本是梳妆镜,装扮江南第一春 。
『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年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原名陶塘,由南宋爱国诗人、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 。
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故名『镜湖』 。
镜湖是开放式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相依,细柳掩映下,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熔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 。
3、赤铸青锋 沉沉雾霭笼逶迤,赤水赤山拥赤旗 。
一柄青锋平地起,万丛翠柏接天齐 。
神如隐约风流画,雄似巍峨铁铸诗 。
北望群山迷乱势,而今更喜雨逢时 。
『赤铸青锋』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原名『神山时雨』 。
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 。
相传春秋时干将、莫邪曾在赤铸山设炉造剑,《图经》有云:『干将淬剑于此 。
』至今山上仍存『淬剑石』、『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 。
据书载:干将死后亦墓葬此山 。
唐代名将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建李卫公祠以奉祀 。
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大旱,县令沈端节到赤铸山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志禧亭 。
4、玩鞭春色 满亭春色百花开,临水登高敞醉怀 。
尚忆强臣惊梦起,尤闻飞骑落荒来 。
愚军玩宝徒劳乐,明帝遗鞭幸免灾 。
纵有宝鞭无老妪,争留今日此亭台 。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以起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 。
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现亭于1984年重建于市汀棠公园内 。
亭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栩栩如生地记述了一段历史典故 。
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题咏 。
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人感慨不已 。
汀棠公园系全国第一家农民集资修建的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春游玩鞭亭,让人不禁生发『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之感 。
5、双江塔影 大河澎湃小河姣,际会双流在楚皋 。
共映夕阳荣宝塔,独擎彩笔绘今朝 。
千年古韵翻新韵,万里歌潮涨浪潮 。
绝似蓬莱仙圣境,流连忘返任逍遥 。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6年(1618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中江塔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 。
6、天门烟浪 一挽长河气不收,天门双柱扼吴洲 。
波惊碧落风云急,雾笼黛横山水幽 。
两岸欢歌摩峭壁,满江溢彩绿平畴 。
更凭造化无穷力,喝令东流向北流 。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
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
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
题咏天门山的诗词歌赋甚多,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