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芜湖诗词( 三 )


7、西山灵石 千古南陵形胜地,西山美景袖珍藏 。
云烟缭绕由慷慨,峰路盘旋信倘佯 。
妙石夹间花艳丽,甘泉流处竹幽篁 。
清明山水清明世,国色天香比洛阳 。
西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丫山镇境内,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
西山风景区奇峰异石和溶洞、清泉、瀑布融为一体 。
有形态各异的奇峰60余座 。
数不胜数的异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八戒石、百猴朝圣等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其袖珍性、盆景型堪称一绝 。
西山还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每当清明前后,石与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
大诗人李白曾寓居于次,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 。
西山风景区以其钟灵毓秀、百态千姿,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
8、马仁云壁 赤沙云壁夺天工,万马行空九子雄 。
百丈神岩拥圣地,千年秀气孕奇峰 。
仙人摆渡迎香客,佛殿鸣钟颂古风 。
松柏杉楠檀槭竹,繁荣昌盛郁葱葱 。
马仁山位于繁昌县赤沙镇境内,因其山峦秀丽、植被良好,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
『马仁石壁』形状多样,雄伟峻...
请看李白的诗《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词概述 【作品名称】 望天门山 【创作年代】 唐朝 【作者姓名】 李白 【作品体裁】 诗 七言绝句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天门山:在今安徽芜湖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 。
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 。
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
回:转变方向 。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
出:突出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 。
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
[1]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
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 。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