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词( 五 )


白鹿原头回猎骑 , 紫云楼下醉江花 。
九重树影连清汉 , 万寿山光学翠华 。
谁识大君谦让德 , 一毫名利斗蛙蟆 。
[圣上不受徽号 。
]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 , 宪宗皇帝亦留神 。
旋见衣冠就东市 , 忽遗弓剑不西巡 。
牧羊驱马虽戎服 , 白发丹心尽汉臣 。
唯有凉州歌舞曲 , 流传天下乐闲人 。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 , 东吴美退居 。
有园同庾信 , 避事学相如 。
兰畹晴香嫩 , 筠溪翠影疏 。
江山九秋后 , 风月六朝余 。
锦帙开诗轴 , 青囊结道书 。
霜岩红薜荔 , 露沼白芙蕖 。
睡雨高梧密 , 棋灯小阁虚 。
冻醪元亮秫 , 寒鲙季鹰鱼 。
尘意迷今古 , 云情识卷舒 。
他年雪中棹 , 阳羡访吾庐 。
杜牧的古诗,最少两个 。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坐看牵牛织女星 。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赠别·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 , 唯觉樽前笑不成 。
蜡烛有心还惜别 , 替人垂泪到天明 。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 , 豆蔻梢头二月初 。
春风十里扬州路 , 卷上珠帘总不如 。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旅宿旅馆无良伴 , 凝情自悄然 。
寒灯思旧事 , 断雁警愁眠 。
远梦归侵晓 , 家书到隔年 。
沧江好烟月 , 门系钓鱼船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 , 楚腰纤细掌中轻 。
十年一觉扬州梦 , 赢得青楼薄幸名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 , 闲爱孤云静爱僧 。
欲把一麾江海去 , 乐游原上望昭陵 。
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 , 流水无情草自春 。
日暮东风怨啼鸟 , 落花犹似坠楼人 。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资料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 , 汉族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 宰相杜佑之孙 , 杜荀鹤之父 。
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 , 授宏文馆校书郎 。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 , 转淮南节度使幕 , 又入观察使幕 。
史馆修撰 , 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 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 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
晚唐杰出诗人 ,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
擅长文赋 , 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
注重军事 , 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 , 还曾注释《孙子》 。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 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 , 其中诗四卷 。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 , 牧之以峻峭矫之 。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 , 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
人称“小杜” , 以别于杜甫 。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牧之有抱负 , 好言兵 , 以济世之才自诩 。
工行草书 。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 , 气格雄健 , 与其文章相表里 。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 , 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
”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
著作甚富 , 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
《张好好诗》 , 行草墨迹 , 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 , 此时年32岁 。
帖为麻笺 , 纵28.2厘米 , 横162厘米 , 46行 , 总322字 。
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 , 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