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月末有啥说法,冬在尾是什么意思( 二 )


3、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
这句话说但是冬至的时候如果是阴天的话,那么来年春天就会比较旱了,冬至是最冷天气的开始,此时一般就很容易下雪了,多下点雪是有好处的;而且冬至必须要冷了,否则春天就会很冷 。
4、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
这句话说的是不到冬至的时候天气还不是最寒冷的时候,而不到夏至的时候天不会真正的热 。过了冬至就是数九了,此时温度就会真正的变低,而夏至之后就是三伏也是最热的时候 。
冬至的由来跟意义
冬至又称“冬节”,时间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可能会有一两天的相差) 。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又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 而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因为它的日子并没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样 , 被称为“活节” 。
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我们 , 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 正因为如此,冬至便成为历法上重要的节气之一 。更由于古人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 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 。
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记载 , 又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 , 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 。汉代甚至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 , 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日子呢!
“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 。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 , 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 。另外,冬至又有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的称呼,民间则多称为“冬节” 。又由于富人都过着丰厚的冬至,而穷人则只能贫苦的过夜,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 , 穷人冻一夜”的俗谚 。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 , 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 。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 , 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 , 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