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特点和风俗,蒙古族 风俗(12)


蒙古人起名习俗
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
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
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如:朝鲁(石头)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
女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 、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
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 三、以珠宝玉器为名 , 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
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 乌云(智慧) 、高娃(美丽)、 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 。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 。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 。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 。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 。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 。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
婚礼习俗
献哈达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 。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 。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 。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 , 再交给新娘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 , 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 。按习俗 , 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 。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 。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 。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 。新娘穿的一件小挂 , 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 。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 。新娘上轿后要哭泣 , 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 , 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 , 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 。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 。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 , 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 。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 。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 。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 , 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 。回来后 , 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 。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 , 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 。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 , 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