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政治与皇权传递读后感1000字( 三 )


是时,王衍为尚书令,南阳乐广为河南尹,皆善清谈,宅心事外,名重当世,朝野之人,争慕效之 。衍与弟澄,好题品人物,举世以为仪准 。衍神情明秀,少时,山涛见之,嗟叹良久,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乐广性冲约清远,与物无竞 。每谈论,以约言析理,厌人之心,而其所不知,默如也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王澄及阮咸、咸从子修、泰山胡毋辅之、陈国谢鲲、城阳王夷、新蔡毕卓,皆以任放为达,至于醉狂裸体,不以为非 。胡毋辅之尝酣饮,其子谦之窥而厉声呼其父字曰:“彦国!年老,不得为尔!”辅之欢笑,呼入共饮 。毕卓尝为吏部郎,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甕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 。乐广闻而笑之,曰:“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
仅仅看胡毋辅之等人的记载,就应该能判断出司马光在时间拼凑上出了问题 。唐修晋书将这部分记载拆分为数人传记记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错误(胡传与乐传同样的记载明显时间上差了几年,读者可以自己判断正误) 。司马光将它们重新组合到了一起,导致又错 。
当然这不是司马光的错,而是司马光自己依据的资料,原本就出了错 。资治通鉴这条记载,较早比较完整的版本是《汉晋春秋》:
元康七年,以王戎为司徒 。是时,王夷甫为尚书令,乐广为河南尹 。王夷甫、乐广俱以宅心事外,名重于时,故天下之言风流者称王、乐焉 。
关于这些前前人记载的纠纷,前人万斯同在他的《晋将相大臣年表》里已经纠误 。万斯同参考乐广传“ 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 ”,王衍传“ 后历北军中候、中领军、尚书令 ”的记载,给了元康七年王衍是领军将军,司马泰是尚书令的年表安排 。万斯同没有留下考证依据,权家玉读表时也非常草率的否定了万斯同的判断 。
作为后来人的读者,只能自己去找资料证实万斯同当年的判断是否准确(个人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万斯同在晋史年表这块矛盾记载的正确率还是很高的) 。
运气很好,还真找到了 。唐修晋书虽然在职官记载上经常出纰漏,这段记载却很巧的准确无误 。
那就是贾谧传的这条记载,也是西晋中后期的一个大新闻,国史断代 。
广城君薨,去职 。丧未终 。起为秘书监,掌国史 。先是,朝廷议立晋书限断,中书监荀勖谓宜以魏正始起年,著作郎王瓒欲引嘉平已下朝臣尽入晋史,于时依违未有所决 。惠帝立,更使议之 。谧上议,请从泰始为断 。于是事下三府,司徒王戎、司空张华、领军将军王衍、侍中乐广、黄门侍郎嵇绍、国子博士谢衡皆从谧议 。骑都尉济北侯荀畯、侍中荀藩、黄门侍郎华混以为宜用正始开元 。博士荀熙、刁协谓宜嘉平起年 。谧重执奏戎、华之议,事遂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