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读书笔记如何写?( 四 )


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汤小芬
今年7月我才参加工作,接手班主任和两个班数学教学 。毫无经年的我就开始大量地阅读具备实用价值的著作,以望通过阅读至少保证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
其实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大四开学的时候 。只是那时候心思还没定下来,没有感觉到什么是真正地教育,也没有承担100个孩子的希望的压力,整个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 。
再度拿到这本书时,驻足,流连,品读,回味,感叹于这样精辟的语言蕴涵着如此深刻的哲理,同时也深深地感动,感动于作为教师的良苦用心 。我觉得书上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作者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都凝聚着他的聪明与智慧,都彰显着他的热情与博爱,都寄托着他的梦想与希望 。
作者在文章中说: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可见,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读到这时,我开始思考: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不仅懂得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数学学科的渊源呢?结论是: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学习 。
犹记得有位优秀的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
位历史老师的话,深深打动了我 。为何优秀,这一句话已明了 。怎样进行这种备课呢?依旧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专著作 。应当在你所交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交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
人非生而知之,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典范 。我们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从事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取决于我们都曾学海泛舟十载寒窗 。学习,使我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有了养家胡口的保障,更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三尺讲台上我可以传道授业,工作在今天,收获在明天;耕耘在课堂,成就四面八方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新奇的想象世界,都在督促着我不断地学习 。再次借用杨谰的一句话勉励自己:每一个舒坦无聊的日子都有代价,每一个刻苦勤勉的日子都有回报 。我必须牢记,要让我的教育因为我的学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