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如何写?

我们是不是经常给一些国家或是民族贴上标签?比如战斗民族俄罗斯、开挂民族印度 。而当谈到我们自己的标签时,知乎上的一个答案很有趣 。我们天生爱种菜 。我们的外交官在非洲大使馆种菜,维和部队自己种菜,中国小区的周边空地也常常变为菜地 。
正是看到这个答案,深感认同,我才开始阅读《乡土中国》 。费孝通老先生所作的《乡土中国》是人文社科经典之一 。对当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人文有很重要的启示价值 。
一、为了生存而追求稳定:传统社会中,中国人耕地劳作,靠地吃饭,安土重迁 。所以我们抗拒流动性而追求稳定性,在我们找工作,找对象时,长辈们是不是对我们说的都有稳定性呢?
二、稳定造就熟人社会:在我们拜访亲戚,邻居的时候,敲门 。主人问:“谁啊?”经常听到这样的答案:“我 。”熟人社会里,我们可以让对方用声音判断我是谁 。
三、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差异格局:我们在介绍一个人时会说他是我朋友、我同学,强调这个人与我们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费先生的比喻来说,一个人是水波圈的中心,其他人根据和这个人的亲疏程度分别分布在一层一层圈的不同圈层上 。根据势力的强弱,这个圈可伸缩自如 。比如在《红楼梦》中的贾家大院宏盛时能有关系的亲戚都攀关系 。而当后来衰败时 。只剩下几个人,所以中国人常说,世态炎凉 。
四、礼崩乐坏,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熟人关系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传统来维持的 。人们之间的行为准则,是上几辈所留下来的,你不用去思考为什么,只需照做就是了,这就是传统 。而在现今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是无法维持的 。所以出现了很多礼崩乐坏的现象 。其实这说明有些传统的确不适合当今社会 。
我们每个人都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基因,同时又接受了现代教育,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之间的观念差异很大 。我们和社会一样矛盾 。
五、两性关系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一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 。恋爱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是生命意义的创造 。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 。”这是费老先生对两性关系的一种畅想,但他也知道,在传统社会中,这种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 。传统社会更提倡两性关系是一种被安排的、不必发生激烈情感的关系 。即是“包办婚姻” 。
这些都让我对传统社会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在我的脑中形成了目前中国人很多行为的原因,很有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如何写?


思修课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本社会研究学的书,我的眼球就被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所吸引了,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本色,他让我懂得了中国乡土社会有着太多的思想羁绊,人们固执地认为他们所在地社会很安定、美好,不愿意做出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