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二 )


14.傧(bīn):陈列 。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笾用竹制 , 豆用木制 。
15.之:犹是 。饫(yù):宴饮同姓的私宴 。一说酒足饭饱 。16.具:通“俱” , 俱全 , 完备 , 聚集 。17.孺:相亲 。18.好合:相亲相爱 。19.翕(xī):聚合 , 和好 。20.湛(dān):喜乐 。21.宜:安 , 和顺 。
22.帑(nú):通“孥” , 儿女 。23.究:深思 。图:思虑 。
24.亶(dǎn):信 , 确实 。然:如此 。▲
有用(61)没用(7)
参考资料:
1、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7:68-69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 , 2015:331-335
3、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98:323-326鉴赏
全诗八章 , 可分五层 。首章为第一层 , 先兴比 , 后议论 , 开门见山 , 倡明主题 。“常棣之华 , 鄂不韡韡” , 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 , 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 。“凡今之人 , 莫如兄弟” , 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 , 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 , 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他们看来 , “兄弟者 , 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 。因而 , 比之良朋、妻孥 , 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 ,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 更深刻揭示了《小雅·常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
二、
三、四章为第二层 。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 , 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 , 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 。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 , 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 。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 。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 , 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 , 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 , 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 。其次 , 采用对比手法 , 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 , 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 。“兄弟阋于墙 , 外御其务” , 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 , 遇到外侮 , 也会不假思索一致对外 。“阋于墙”与“外御其务” , 两句之间没有过渡 , 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 , 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 。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 , 因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 , 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