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13)


那么从数字教材的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这篇课文,在数字教材里边,它呈现了和语文书一样的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没有过多的视频信息 。
当时我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了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材料 。将这些材料与数字教材上所给的内容进行了融合,那么这样就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摸索,能够使数字教材的内容更丰富,更便于自己今后的教学 。
那么在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呢?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去学习借助课后注释,查字典、组词、课文的插图等一些方法,去解释文中文字的意思,这样来帮助自己去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练习 。这样学生就掌握到了第一手的方法,那么以后他自己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这样的方法去了解文章的意思 。统编教材里边安排了不少这样的文言小短文,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老师也给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这样两者结合起来呢,学生就能够很好的进入到文言文学习的状态中去 。使得文言文的学习 。不容易成为自己古文学习中的绊脚石 。
对于数字教材的摸索,我觉得自己只是刚刚开始,那么随着以后对数字教材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我想自己会探索出一些更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好的材料来服务于教学 。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大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水,而司马光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 。教学情感价值目标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其依据自然段开头“司马光和小朋友常在花园里玩 。”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老师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不要攀爬高处,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并让学生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孩子们在表演中比较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紧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用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对课文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