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 十 )


对联的起源-3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 。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 。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
对联最迟起于唐代 。诗人刘郇伯与范A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 。」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 。」这是五言诗的对句 。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成熟的口头对联,于此时出现 。
对联的起源-4
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为最早的春联 , 春联是对联之一 。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

文章插图
5、对联的来历起源什么呢?对联最早起源于桃符 。
“桃符”指的是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者写着门神名字,用于辟邪的桃木板 , 相当于门神像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
人们为了去除厉鬼,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 , 并悬挂于门上 。到了五代 , 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而到了明代,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一词便出现 。
对联的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 , 实对实” ,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