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译文及赏析怎么写?( 六 )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 , 若不经意 , 看似与忆弟无关 , 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 , 就是闻戍鼓 , 听雁声 , 见寒露 , 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 , 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 , 句句有情 。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 , 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 , 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 , 又在这清冷的月夜 , 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 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上句说弟兄离散 , 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 , 生死难卜 , 写得伤心折肠 , 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 , 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 , 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 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 , 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 , 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
《月夜忆舍弟》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 , 首尾照应 , 承转圆熟 , 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 , 望月则“忆舍弟” , “无家”则“寄书不达” , 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 一句一转 , 一气呵成 。
《月夜忆舍弟》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 , 杜甫颠沛流离 , 备尝艰辛 , 既怀家愁 , 又忧国难 , 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 , 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 , 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 , 沉郁顿挫 。
《月夜忆舍弟》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 , 安史之乱 , 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 , 攻陷汴州 , 西进洛阳 , 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 , 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 , 由于战事阻隔 , 音信不通 , 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
《月夜忆舍弟》历史评价
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 , 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 , 是极丰富的 , 极真实的 , 极深刻的 。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 , 能鞭辟到深处 , 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 , 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 , 没有人比得上 , 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 , 其实也没什么错 , 他是多情 , 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 , 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 , 所以 , 他的诗篇能写的好 , 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 。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 , 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
- 存殁口号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怎么写?
- 高考满分作文怎么写?
- 冯至杜甫传读后感怎么写?
- 家乡的月夜作文怎么写?
- 《春江花月夜》教案怎么写?
- 清明日译文及赏析怎么写?
-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译文及赏析怎么写?
- 风雨译文及赏析怎么写?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及赏析写法怎么样?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译文及赏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