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怎么写?( 七 )


设计意图:这道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答来证明互为余角的性质 。着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 并归纳性质 , 培养学生由具体问题抽象出几何命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拓展延伸:
1、如图 , 已知∠AOC=∠BOC=90° , ∠1=∠2 , 则∠1的余角有那些?
与∠2互补的角有那些?请分别写出来 。
2、动手实践探究:
按图所示的方法折纸 , 然后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 , 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其目的是让知识形成体系 , 理清新知识 , 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能力 。
达标检测:
1、如果∠1+∠2=90° , ∠2+∠3=90° , 那么∠1=∠3的理由是;
2、已知:∠A=72° , 那么∠A的余角=;∠A的补角=;
附加题: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 , 则这个角等于度 。
设计意图: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 ,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 能按时做对达标检测就达到学习目标 , 做到了“堂堂清” , 并且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 , 内化为解题能力 。
如图 ,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E , 且∠CEF=90° , 写出所有互补和互余的角 。
课后反思:
学案最后要求学生写课后反思 。
设计意图:最后学案中安排学生写课后反思 ,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照学习目标 , 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没有学透 , 以便课下及时补救 。
五、教学评价
【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怎么写?】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结合教材的实际从不同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 在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 , 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 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数形结合” ,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着手 , 例如讲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时候 , 先以代数的形式出现 , 然后在练习中再强化从图形上形象地理解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