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16)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 。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 。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 。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 。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 。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 。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
赏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 。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 。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 。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 。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