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二 )


常说乡下人愚,究其原委,并非是智力不如城里人,而是缺少适应城里社会需要的知识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乡土社会,空间阻隔小,面对面的群组并不必要求助于文字 。
那么除了空间阻隔,还有就是时间阻隔了,比如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 。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的阻隔问题 。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 。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 。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时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
差序格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多动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 。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死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此,我们的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范围能收能放,比如,我们如何来定义“家”的大小?与之相对应的团体格局,所谓“西洋社会像捆柴”,团体之间是有界限的 。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中,每个人都“克己复礼” 。而在团体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观念,每个人在神前平等,神对每个人都公道 。
家时一个绵续性的事业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而不是横的 。
关于礼治与法治:礼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维持力量不在外部权利而是身内良心 。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改革以适应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处未得而又破坏了礼治 。
权利的分类 。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 。横暴权利时指社会冲突,上下之别 。而同意权利是源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合作 。
教化性权利乃是以稳定的文化传统作为前提 。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嫁衣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来说又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的过程 。
长幼之序时教化权利所发生的效力 。当文化不稳定时,传统办法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利必然跟着缩小 。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长幼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