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1000字( 七 )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六):童话般的寓言——残酷的战争经验
《最后来的是乌鸦》,书名如童话一般温暖,反讽的是内容却记载了卡尔维诺曾经有关战争的经验 。将战争比喻童话是残酷的,因为书中的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都刻画出了战争中的人性,动荡年代的不安 。若细细品读几遍,会感慨:“幸好我没有生在那个法西斯时期……”
作者使用语言很节制,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个词都很精准,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没有过度高昂的感情,冷冰冰的叙述语言下隐藏着强烈、深厚、不得不表达的感情 。他没有用言情小说的情感去煽情,但当你静下心去思考每个故事的隐喻,反转的结局,会赞叹他对人性捕捉的细致、深刻 。隐藏的深意却需要一遍遍品味,才能发现写作时的感悟与深意,对他眼睛所观察到的微妙而惊叹不已 。
书中收录了33个短篇故事,刚开始阅读会出现强烈的画面感,似乎能感受到意大利的风光,作者成长的环境,他的家庭氛围,他内心世界的思考,对人性之恶的察觉与厌恶 。作者很擅长观察自然界,环境描写出来的语言很诗意,那一瞬间会让人忘记了这是战争的背景,会跟随着他,仿佛作者变成了一位科学家,享受着那时的环境 。思绪会飘荡在丛林、海岸、西西里岛……脑海中还会出现动物鸣叫的声音,书中的环境会鲜活地蹦跳来到你的世界 。
作者在书中反思了战争的邪恶,讽刺了教育的失败 。《在酒店里等死》中米凯莱和迭戈幻想着在监狱里可以耍耍纳粹,其中就有戈培尔博士,他是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24岁时便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希特勒自杀后,他毒杀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后也自杀身亡 。故事凝结着作者对战争、对家乡、对人性的思考 。
《营房里的生活》会提醒我们,战争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曾经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故事,将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我们也将经历作者所经历的一切 。会担忧世界末日的来临,就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战争中 。耶稣和诺亚的鸽子的故事,被恐惧中的民众所谈论的场景,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在我们身上 。书中凝结了时代的眼泪,是用作者的经历写成的,他看到了这一切,用故事表达了出来,就正如鲁迅在动荡的年代看到了改造人的思想比救人的生命更重要,于是用一篇篇故事化为武器,敲醒沉睡中的人们,睁开眼看清这个世界 。
书中的故事彼此之间互相关联,虽然是一个个小的短篇,却可以串联起来 。作者的观点、立场是一致的,他观察世界的视角也是一致的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环境、大自然、植物、动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的家庭背景,身处科学世家,家风便是从事科学研究,即使卡尔维诺渴望写小说,他写作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受到家庭传承的影响 。这也难怪医生说他的大脑结构复杂精致 。